脂質體作為一種具有靶向遞送功能的藥物載體,其粒徑大小與分布直接影響藥物的生物利用度與療效,而脂質體擠出器正是實現脂質體粒徑精準調控的核心設備。從工作原理來看,該設備基于“強制擠壓-膜過濾”機制運行:首先將制備好的粗脂質體混懸液注入進料腔,在氮氣或液壓驅動下,混懸液被施加一定壓力(通常為10-30MPa),并強制通過具有特定孔徑的聚碳酸酯膜或陶瓷膜;在擠壓過程中,脂質體顆粒受到膜孔的剪切力與擠壓力作用,逐漸被塑形并破碎,較終形成粒徑與膜孔孔徑相近、分布均勻的脂質體。這一過程類似“篩網過濾”,但通過壓力調控,能實現對脂質體形態與大小的精準控制,例如使用100nm孔徑的濾膜,可制備出平均粒徑約100nm的單分散脂質體。

近年來,脂質體擠出器的核心技術創新主要集中在三個方向。一是濾膜技術升級,傳統聚碳酸酯膜存在耐高壓性差、使用壽命短的問題,新型陶瓷復合濾膜應運而生,其不僅抗壓強度提升至50MPa以上,還具備耐酸堿、易清洗的特點,可重復使用數十次,大幅降低生產成本。二是溫控系統優化,部分較好設備集成了夾套式溫控模塊,能將擠出過程中的物料溫度控制在±1℃范圍內,避免因溫度波動導致脂質體融合或藥物降解,尤其適用于熱敏性藥物脂質體制備。三是自動化與集成化改進,早期設備多為手動操作,一次只能處理少量樣品,而新一代脂質體擠出器配備了自動進料、出料與清洗系統,可實現連續化生產,同時與在線粒徑分析儀聯動,能實時監測脂質體粒徑變化,及時調整工藝參數。這些技術創新讓脂質體擠出器在抗腫瘤藥物、基因治療載體等領域的應用更加高效、精準,為靶向藥物研發提供了有力支撐。